AIAE0Z-A08649850_45aeeb8017408.jpg 

豆豆燈的設計是我加入漢邦後第一件企劃的作品,也是我相當喜歡的作品之一。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劍南站公共藝術提案  

劍南捷運站公共藝術案(2006)的競標製作是我在漢邦設計(I+U)最後的案子也是我最懷念的案子,雖然後來我們進入初選後,在決選中失敗(註)但這個案子比起現在所陳設在現址的設計,再我看來要高明且有意義多了。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以來我相當喜歡閱讀與蒐集設計相關的中文著作,許多早期(民國60年代)與近期的中文設計書籍都在我的書架上收藏著。跟許多設計師不一樣的習慣是,我不太喜歡買一些很貴重的外文作品集書來蒐藏,反而像一些充滿文字的外文書,是我早年喜歡購買的對象。雖然我自己英文不太好,也幾乎沒有完整的看完這些外文書,但裡面收藏的知識卻是我一直以來希望能夠碰觸的殿堂。當初之所以買下他們也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圓夢,不過至今仍只是夢想。
早年設計書籍多半出由學校老師將國外的著作進行翻譯,翻譯的目的美其名是要讓學生有教材,其實為了升等,賺點微薄的版費應該是主要的目的。後來教育部似乎取消了這種獎勵,老師們只好將升等的著作,權充設計書籍拿來在市場販售。不過極少數用心的教授,確實出版了一些經典的教科書,而且是自費出版,在早年設計書籍匱乏的年代,確實解答了許多設計學子對設計的疑惑。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一篇報導是我在2003年接受自由時報訪問時為其所寫的稿子,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這位記者將這篇文章放在他的部落格上並加了註解,我覺得有趣也將他的註解放上供大家參考。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北美館有兩項展覽是有別於一般大眾對藝術認知的展覽,一個是服裝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的時尚生涯,一個是普立茲建築獎作品展。這兩個展覽不同於一般常見的繪畫、雕塑、攝影與裝置的藝術形式,所揭示的是,這些隱身在我們生活中的藝術家,如何讓人們透過日常所見來感受「美」。
不同於我們常見由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這些設計師所呈現的,卻有一項截然不同的特色,那就是「商業」。不論是建築、衣服或是器物,總是有一個由「錢」所決定的機制。換句話說,他們的形式決定不全然是藝術家的意志;說的白話一點,背後出錢的那位藏鏡人,或多或少影響了作品的最終形式,而這也是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的最大差別。我個人覺得蠻像有錢人家的小孩與沒錢人家的小孩,鴨鴨說出,侃侃而談的神情狀,之間的差異。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許多耳熟能詳的車庫創業典範,故事的主角往往都是從事晶片設計,或是以其他專業技術開發產品的例子。這些例子常常讓身為工業設計師的我一頭霧水,為什麼受到專業產品開發訓練的我們,卻很少看見有設計師運用這樣的模式創業成功。但事實上,設計師運用這種模式進行創業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往往因為無法達到經濟規模而賠錢出場。
我自己歸咎此一模式至今無法生存的原因在於成本以及缺乏造成競爭者壁壘兩項因素。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設計的朋友都有一種經驗,非常不屑發表的時候,某些同學把他自己明明設計的不怎麼樣的作品,運用他那三吋不爛之舌,把他的設計說的很偉大。而更令人痛恨的事,老師卻相信他那一套,給了他很好的分數,而自己之後才在自我安慰,加上洩憤式的直指老師太爛。

設計需要敘述嗎?設計的好可以不用敘述來感受嗎?設計要怎麼敘述?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對這個問題感受特別深,特別是在我的老闆跟我說:「參加IF要作什麼,可以幫公司賺錢嗎?那些只不過是幫你們更好找工作罷了!」你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很重要了!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少有行業需要一直大聲疾呼要怎麼跟自己配合。彷彿設計師就像突然來到地球的外星人,而且就像史匹柏所描述的,是屬於善良的外星人(像ET一類的)。所以設計師要不斷的教育地球人,設計師是怎樣的生物。
如果你需要外星人(設計師)的智慧,請你說外星人的語言吧!不要自己假裝成外星人,說些外星人都不懂的話。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