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北美館有兩項展覽是有別於一般大眾對藝術認知的展覽,一個是服裝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的時尚生涯,一個是普立茲建築獎作品展。這兩個展覽不同於一般常見的繪畫、雕塑、攝影與裝置的藝術形式,所揭示的是,這些隱身在我們生活中的藝術家,如何讓人們透過日常所見來感受「美」。
不同於我們常見由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這些設計師所呈現的,卻有一項截然不同的特色,那就是「商業」。不論是建築、衣服或是器物,總是有一個由「錢」所決定的機制。換句話說,他們的形式決定不全然是藝術家的意志;說的白話一點,背後出錢的那位藏鏡人,或多或少影響了作品的最終形式,而這也是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的最大差別。我個人覺得蠻像有錢人家的小孩與沒錢人家的小孩,鴨鴨說出,侃侃而談的神情狀,之間的差異。
不過,我不是要探討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分野。作為一個工業設計師,我想探討的是設計師的藝術性在哪裡。這是作為一個藝術家與銀行家混身的野獸,在這兩種身份下的糾結情感。
我常常在想,當一個工業設計師,他的設計要保有一點詩性嗎?可以像雕塑家呈現優美的線條,可以像畫家呈現美好的色彩,可以像文學家運用隱喻與暗,而不全然是現實的醜陋狀。
要論說設計的詩性,我最是羨慕建築這個領域,尤其在我聽了安藤忠雄先生的演講,我更是感動到如同見到天堂一般。當你在聽安藤先生在介紹他的建築的時候,他關心的不是怎麼做出清水模版的樣式,他在乎的不是所謂的安藤風格,他得意的是他的設計怎麼帶給人們新的空間體驗。
安藤先生一樣要面對商業機制的挑戰,即便像他這樣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同樣不能隨心所欲的想要蓋他想要蓋的房子。但他仍執著於表達建築的詩性,他說他的設計人生就是戰鬥的人生。今天這裡不讓他在這裡蓋這樣的房子,改天換個適合的地點,他會再想辦法再提一次,就是要閃躲、進攻來達成目標。
最近看了研原哉先生的「設計中的設計」簡單的比較了日本、美國、德國與義大利的設計淵源,談到這些國家設計與商業之間的關係。意外的,我發現他同樣注意到設計的詩性在這些國家流動的情形。同樣的,他也極力鼓吹設計師們在面對商業機制,多保有一點設計的詩性,多讓設計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感動,而不是消費慾望的不斷不滿足所帶來的空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麥 兆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